您现在的位置: 信丰中学>> 校庆专题>> 校友文苑>>正文内容

校友文苑

求学的艰苦岁月

求学的艰苦岁月

50届校友  李起墧

 

【作者简介】李起,男,江西信丰人。历任土改工作队队员、共青团赣州地委干事、赣南区党委组织部副科长、审干办副主任、中共瑞金县委组织部长、县委常委,会昌县委常委、公安局长、会昌县革委会常委、中共会昌县委副书记、会昌县人大常委会主任。

 

信丰中学是在非常时期、艰难的环境中创办的。我在她创办的第二年进校读书。

当时正是全国总动员抗击日寇侵略的异常艰苦时期,在物力、财力都十分紧张的情况下,要兴办一所中学,困难之大,可想而知。校址是在县城东隅城墙下,连接数栋旧祠堂及破房子修建而成。房子都是利用旧料、废料翻新改建的。有的大房子就用木棍打桩当支柱,用竹片和竹搭加糊旧报纸做成墙隔成小房间,祠堂与祠堂筑“天桥”作通道,食堂、宿舍、教室等用房都是这样解决的。桌、椅、板凳等用品则是从各方面凑集起来;没有电灯,没有煤油,晚上照明只有从家里带来的瓦片灯草小灯。一切都是那样的简陋,然而学生的学习情绪很高涨,朗朗读书声随处可闻,教职工也尽心尽责,不辞辛劳地授课、工作。

抗战时期 ,日寇飞机的侵扰是件头痛的事。不管白天黑夜,时不时飞来,严重影响学校的教学。初期,听到警报,虽然出城躲避,但都不以为然,还随处游玩;即使听到紧急警报,也不介意,因为久久无事,习以为常了,可就在某天的早餐时间,数架敌机投弹轰炸,机枪扫射,炸毁了学校厨房和旁边的天主教堂,炸死、打死数十人之多,一片惨状。此后,敌机侵扰更加频繁,警报更多。这时,县城居民及学校师生都不敢大意,一听到警报迅即出城躲避,远至山沟。夏秋季节还好,但是在冬天的夜晚,警报一响起,慌乱中有的师生连衣服鞋子都没穿好就跑出来,不仅冻坏了身体,而且常常跌倒蹉伤。学校教学也为此受到严重影响。

第二年,信丰县一些热衷于办学、致力于教育事业的仁人志士,在离城五华里的花园里荒岗上建起了新校舍。这里是一片约一平方公里、高低起伏不平的山岗。没有耕地,树木疏疏落落;周边有三个小村庄,居民不多;东南面则是清清的桃江流过。空气清新,环境幽雅,非常适合办学校,学校以后要扩大发展的余地也很大。教室群、办公用房、膳厅、厨房、宿舍、图书馆、卫生设施等布局都很合理,新建学校的课桌櫈、卧床都是新的,室内铺了地砖,楼板上了油漆。经过数年的整修,泥泞的道路填起了砂石,用作集合和运动场的二块大场地也平整好了。

解放后,由于党和政府的重视,学校很快得到发展,并把原在水东的简易师范并入信丰中学,称为联合中学。信丰的教育事业获得了新生和飞速发展。当时,为了解决贫困生生活上的困难,学校采用宽松的规定,学生可以在食堂集体用膳,也可以在外搭膳或自办伙食。这样,从家里带来的杂粮、薯芋、蔬菜等都可派上用场,又减轻了学生负担。在学习内容上,除自然学科基本上沿用旧教材,其他则是学习《党的历史》、《社会发展史》等。

为了配合宣传活动,学校组织学生成立了秧歌队。有关部门也派了多位男、女同志到学校教师生跳秧歌。我本不爱这样的活动,认为忸忸怩怩,难为情不好意思,后来学校成立学生会,我被选为学生会主席,这时候,不扭秧歌也不行了,于是,我壮着胆子,在老师的鼓舞下,参加了秧歌队。后来,我还带领学校秧歌队去县城上街宣传,效果很好。

一九五○年元月,我于信丰中学高中毕业,回到家乡大塘埠。不久,接到县通知去参加教师训练班,学习结束后分配到小学当老师,后来转行做了行政工作。

一转眼60余年就过去了,回忆起在信丰中学艰难的求学经历,我感慨万千。值母校70周年校庆之际,以此唯愿我的母校在新的历史时期,取得更加骄人的业绩;唯愿广大学子在校勤勉奋发,成长为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扫码加微信公众号
江西省信丰中学 版权所有(C) 2008-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江西省信丰县阳明路270号
Email:xflzd@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