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信丰中学>> 校庆专题>> 校友文苑>>正文内容

校友文苑

战士的责任

战士的责任

49届校友   陈干群

 

【作者简介】陈干群,男,江西信丰人。19498月参加革命,曾任志愿军总部炮兵指挥所侦察参谋,军委炮兵司令部参谋、科长、情报研究室主任,总参炮兵部调研员(大校军衔)。离休后20年中,坚持不懈义务从事老区工程、希望工程、爱国工程等社会公益事业。

 

我出生在信丰一个清贫教师家庭。父亲在辛亥革命胜利后,抱定“教育救国”志向东渡日本留学,他一生从事平民教育,1945年惨死在侵华日军铁蹄下。信丰中学是我的母校。我于1949年春从信丰中学初中毕业,随即保送进入高中。1949816信丰解放,五天后,还在读信丰中学高一的我,迫不及待地请求县里开具参加革命工作的介绍信,只身徒步来到赣州,因年龄不够,身体瘦小,经过一番努力后才成为人民解放军的一员,被分配到正在粤北剿匪、曾涌现过著名战斗英雄董存瑞的步兵143师当宣传员。朝鲜战争爆发不久,部队奉命北上,改装成“喀秋莎”火箭炮兵师,赴朝参战。

当时在部队,我算是具有较高文化的小知识分子,加上刻苦钻研,很快就成了部队的技术骨干和军事小教员。在战备突击训练实弹演习中,担任顾问的苏联将军夸奖我:“人小、技精、志气高”“砂金粒小,熠熠闪光”。 在朝鲜战场上,我被破例按团司令部的侦察和作战参谋使用。我主要担负了勘察车炮摩托化机动路线,测定发射阵地,开设前进观测所、完成基本指挥所的射击指挥作业和步炮协同指挥所的联络等任务。在艰险的战场上,我经受了考验,出色地完成了任务,经常受到嘉奖并被评为司令部标兵,还立过三等战功。在抗美援朝后期,我被选调到志愿军总部炮兵指挥所担任侦察参谋。

应该说,我的这些技能和荣誉与母校给我的培育是分不开的,它也是母校的光荣,我感谢母校给了我的知识底蕴。当时我在信丰中学是一名贫困学生,由于学习成绩名列前茅而保送进入高中。至今,我没有忘记张衍涛、李兆梧、潘淑云等老师对我的鼓励和关照。我十分感谢所有教书育人,默默耕耘的老师们。

195810月,志愿军入朝作战八周年的日子,我有幸作为志愿军官兵代表之一,乘志愿军最后撤军的告别列车回国,在首都北京欢迎志愿军胜利归来的盛大集会上,祖国人民给“最可爱的人”献上了“你们打败敌人,帮助了朋友,保卫了祖国,拯救了和平,你们的勋名万古存!”的巨幅锦旗。

从朝鲜回国后,我先后任军委炮兵司令部侦察参谋(大尉军衔)、科长、情报研究室主任、总参炮兵部调研员(大校军衔),曾参加祖国边防战备和自卫还击作战任务。199012月,荣获“中国人民解放军胜利功勋荣誉章”,19913月,从总参炮兵部岗位上离休。

情系老

老区,是中国革命的摇篮。我们信丰家乡,是著名的革命老区,在如火如荼的革命年代,信丰人民用乳汁、鲜血和生命支援革命,为人民解放事业付出了巨大牺牲。六七十年代,我多次回故乡探亲,看到乡亲们住的房子还是那么破旧,桌子上点燃的依旧是那种多少年未变的小油灯,目睹许多食不果腹的乡亲,还有不少上不了学的孩子。这种穷日子、苦日子,深深触动我的心,使我感到阵阵酸楚。信丰,赣南,和全国其他老区一样,长期以来红与穷相伴,迟迟摆脱不了贫困。这除了战争创伤的历史原因之外,还有地域相对封闭、经济基础先天薄弱、较长时间里“左”的农村政策影响等多方面的因素。

19913月,我从总参离休。这是我人生的一大转变。根据当时个人条件和改革开放的大环境,可以有多种选择,但我毅然选择了从事老区扶贫的公益事业,这既有对革命老区的深厚感情,更是一名老战士义不容辞的神圣责任。经当年跟随陈毅同志坚持三年游击战争的陈丕显副委员长推荐,我加入了由伍修权,陆定一、裴丽生等老前辈发起组织和领导的,以老将军、老干部、老专家为主体的中国老区建设促进会,并担任了常务理事兼联络部主任。

根据老区建设的需要,急需编纂一部全面、系统、权威的介绍革命老区历史、现状和发展前景的专著。我作为这部书的执行副主编和编辑部常务副主任,除参与编撰外,还担负起浩繁的组织、联络、收集资料、向社会筹资等工作。我们联络了全国200多位党史、政研、老区办、地方志的有关专家参与工作,还邀请了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的专家参与审稿。历时六个春秋,这部200万字,集有300余幅地图与图片,涉及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的1389个老区县市的《中国革命老区》大型专著,终于在1997年党的“十五大”召开前夕正式出版,江泽民总书记亲自为专著题写书名,陈云等26位革命前辈题词,经中共中央办公厅特批,首先送给了出席十五大的代表。

为了动员全社会支援革命老区建设,我先后参与策划组织了在上海召开的“呼吁社会各界支援老区建设大会”,在天津召开“京九铁路沿线革命老区经济协作会”,在京、津、沪分别举办老区名优特产展示会,协同新华社组织开展“老区万里行”采访活动,组织中国农科院、中国林科院、中国市场学会、首都企业家协会的专家赴老区考察传经,帮助赣南修建福利工厂等。

1996年至2004年的8年中,我先后参与策划筹资援建了15所希望小学和2所乡镇中学,这些学校大多建在开国元勋和革命先烈生长和战斗过的地方以及偏远特困老区,包括有刘少奇、陈毅、彭德怀、贺龙、胡耀邦、贺英、黄道等希望小学。这些学校建成之后,我被聘为其中几所希望学校的名誉校长,我一直与这些学校保持联系,要求他们努力办成“德育为先”的示范性学校。

助学救灾、资助公益,是老区工作的一项重点。我曾协助天津市共青团组织策划、捐款援助灾区修复11所被洪水冲毁的乡村小学;曾动员儿子所在企业捐献120万元救灾物资,并派儿子专程送到湘西老区;曾动员女儿为修建“陈毅广场”捐资5万美元;我也曾为修建彭德怀希望小学捐出当时自己的半年薪金1.1万元,还曾为家长下岗的困难大学生和老区修建烈士纪念碑等方面捐资。

我离休后,先后深入全国近20个省区的许多贫困老区调研,掌握了大量第一手资料,也是自己广泛接触社会、研究历史、了解现实的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自己的知识、办事能力和思想境界,得到较大提高。同时,也使自己更加坚定了全心全意为老区人民服务的信心和决心。德高望重的裴丽生老前辈曾给我题词:“特别能战斗”、“余热增辉”;孙毅老将军也曾给我题词:“老有作为”、“情系老区,无私奉献”。老前辈的鼓励,鞭策我不断前进。

爱国征途

1994年,中共中央颁布《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在《纲要》精神指导下,以“宣传爱国精神、组织爱国工程、弘扬中华文化,促进祖国统一”为宗旨的中华爱国工程联合会应运而生。之后,中央又发表了《公民道德建设纲要》,胡锦涛同志就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等,发表了重要讲话。培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重大而有深远意义的战略任务。

中华爱国工程联合会的成立再一次触动了我的心,我想,培育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与继承革命传统、弘扬老区精神是一脉相承的,是常讲常新的永恒主题。于是,我欣然加入了以李德生老首长为会长的中华爱国工程联合会,后被聘为该会的常务顾问。我先后还担任江西省新四军研究会顾问、江西省方志敏研究会顾问,《红土地》杂志顾问、《祖国》杂志顾问、红色文化研究院荣誉院长;还被聘担任京内外10余所小学的校外德育顾问和少先队“英雄中队”的名誉辅导员。

1999年,为纪念方志敏烈士诞辰100周年,我策划汇编筹资出版了5万册《可爱的中国——方志敏烈士狱中遗著》普及本。此书出版后,重点赠给了共青团中央、关心下一代工委和各级图书馆,还有力地配合了全国开展第一个“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青春中华”首届中国青少年读书周活动和江西省开展的“永远唱响‘可爱的中国’”活动。

2008年由我担任执行主编并筹资出版了中华爱国工程第二届高级论坛文集——《热爱祖国 振兴中华》,全书百万字,百幅图片,定位为“爱国主义教育和思想道德建设实用读物”。该书按类分成思想理论篇、英雄辈出篇、报国强国篇、教育实践篇、赤子情怀篇和附录共六个篇章。2010年,仍由我担任执行主编并筹资出版的中华爱国工程第三届高级论坛文集——《育人为本 德育为先》,全书近百万字,按类分成共和国演讲家和教育专家谈德育、学校领导和一线教师论德育、教育工作者说德育和附录共四个篇章。这两部文集出版之后,先后在北京、天津、上海、广东、广西、江西等省市区的大中小学举行赠书宣讲活动,很受欢迎。

除此之外,这些年来,先后由我策划汇编出版了10余种传承革命传统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图书、画册;撰写了数十篇纪实性文章在报刊发表;还帮助全国一些地方修建革命先烈爱国志士的纪念馆、室、碑、亭。

我从信丰中学毕业62年了,是信丰这块红土地养育了我,是信丰中学母校培育了我,是革命队伍成就了我。

我深深感到,艰苦奋斗,善于在工作实践中学习,实在重要。我是长期从事军事侦察业务的专业干部,只有参军前信丰中学高中一年级的学历,参军后几十年里没有机会进过学校系统地学习。但是,我在部队时能够成为军事技术骨干,选调领导机关后能够胜任工作,靠的就是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学习提高。

我还深深感到,自己经历的少年磨难、硝烟战场、特殊岁月的政治风浪,都对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正直善良做人的品格养成,大有益处,应该珍惜。有生之年,我当恪守:忠于祖国、热爱人民、坚持理想、艰苦奋斗到底。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业中,继续发挥余热、尽心尽职,添砖加瓦。

谨以此文,献给母校——信丰中学70华诞。

 


扫码加微信公众号
江西省信丰中学 版权所有(C) 2008-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江西省信丰县阳明路270号
Email:xflzd@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