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您现在的位置: 信丰中学>> 心理健康>> 心理保健>>正文内容

心理保健

要更多地关注网络青少年的非常心理

  浙江省近日对该省青少年互联网运用现状进行了调查,其结果为:“触网”的青少年已占到被调查青少年总数的100%,在城乡网吧泡吧人群中青少年占到80%以上,50%以上的青少年都去过网吧;近半教师认为上网学生知识面广;网络犯罪低龄化平均年龄为23岁。(《中国青年报》10月15日)

  生活能满足的,网络都能提供。生活不能满足的,网络也能提供。因为,网络存在两种形态:真实的和虚拟的。越来越多的人在网中成长,抑或堕落,他们的生活是一条变色龙。网络快餐,给我们带来了方便和快捷,可也致使涉世未深的青少年在世俗中沉沦,无法执著于现实,渴求在虚幻中寻求寄托。然而,虚幻总以现实的失望结束。其中青少年对网络的使用有类似吸大烟上瘾的感觉。青少年不自已,一系列的非常心理威胁着青少年,尤其是中学生和大、中专院校的学生。

  也许是现实的不如意,许多青少年患有“情感冷漠症”,孤独心理充斥着他们。就网络信息的开放性来说,青少年能接受到更全面具体、更生动形象的信息。但接收者往往是被动的,网络毕竟不像人,面对冷冰冰的电脑,青年网民很难表达自己,无法与他人沟通,于是,不可避免的造成情感上的孤独。日积月累,他们渐渐沉迷与网络,他们感到虚空,他们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聊天、游戏、浏览,想获得一点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慰藉,其结果往往事与愿违,不但危害了身体,而且造成自我评价降低,思维迟钝,个人能力及学习成绩下降,“举杯浇愁愁更愁”。面对网络的包容性,他们分不清是非,对一些贻害人心的东西忍不住吸纳接受,甚至效仿,一些更严重的非常心理越来越威胁着青少年。

  由于网络中的人不需要真实的姓名、身份,人与人的交往没有责任也没有义务,因此,人潜在的一些不良心理就会得以引发或强化,其中以撒谎最为严重,尤其是青少年。当然,虚拟空间是一个无底洞,无法穷尽它,无法触摸到它,青少年无法抗拒深入欲望,沉迷于其中,对无法捉摸和过于庞大的事物产生害怕和狂躁心理,在网络中又缺乏正常的情感沟通,他们很难在网络中正确表达自己的情感,遇到浮躁的语言的刺激的画面,他们易冲动,不冷静。

  更有甚者,形成暴力倾向。网络上的暴力镜头,致使一些涉世未深的青少年沉迷其间,形成暴力崇拜,互相比“酷”,网上不文明,网下盛气凌人,打架斗殴,甚至杀人放火。网络的包容性使色情网站有了生根发芽的土壤,它挑逗人的性心理,刺激人的感官,其肮脏、淫秽、下流的东西腐蚀了青春期性萌动的青少年,使他们对性充满好奇,极力效仿,甚至早恋(包括网恋)、性放纵,淫秽心理令人担忧。

  有些心理学家认为,网络是虚幻的,也是安全的,你“出去”了可以随时“回来”,你不会受到不想受的伤害,它给你带来的是放松而不是紧张和恐惧。可现实毕竟是现实的。青少年有着天然的、自发的积极探索外部世界的心理倾向,在学校学习的压力又大,精神紧张,他们的生理又趋于成熟,性欲望与日俱增,沉迷于上网,迷失与虚拟的世界,自我封闭,与现实产生隔阂,影响了他们正常的认知、情感的心理定位,导致其人格的分裂,举止失常、精神恍惚、胡言乱语、性格怪异。

  网络给我们带来的益处是无可比拟的,然而它造成的危害日益严重,青少年更是深受其害。人们受到的伤害大于获取的益处,惨痛的教训就是佐证,因此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