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信丰中学>> 校庆专题>> 校友文苑>>正文内容

校友文苑

在七里农场的日子

在七里农场的日子

78届校友  曾广平

 

【作者简介】曾广平,男,江西信丰人。研究生学历。深圳市第二届信丰(深圳)乡友会会长。历任江西赣州地质学校教科主任、广东省汕尾市体育运动学校校长、深圳市业余体校校长。曾被评为广东省业余训练标兵,获广东省“五一”劳动模范称号。热心公益事业,长期资助两名信丰中学贫困学生,为嘉定镇中心小学等学校捐款捐物达数十万元。

                                                  

1974年,我进入信丰中学读初一。众所周知,这正是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接近尾声的时期,一切都在拨乱反正,教育界更是如此。党和国家又开始重视教育了,我们在学校里也能正儿八经地学点东西,顺利完成中学学业。

身处70年代,不得不提的就是1976年,周恩来、朱德、毛泽东三位伟人相继去世,当时那些情形至今仍然历历在目,终生难忘。尤其记得的是当听到毛主席去世的噩耗时,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我们不是天天喊“毛主席万岁,万岁,万万岁”吗?他怎么就没能“万寿无疆”呢?社会和时代的局限性,造就了一个多么无知的天真少年!

初中两年基本上是懵懵懂懂度过的,记忆最深刻的要算勤工俭学的经历。打土方,挖田径场,挑沙担土,每个人要完成一定的担数,班主任照顾一个残疾同学,就让他在一旁数着划正字,我们就拼命地挖、拼命地挑。小小少年稚嫩的肩上,每一担都挑得满满的,没有任何偷懒取巧的想法。回想那段岁月,是勤工俭学磨练了我的意志,铸就了我诚实正直、吃苦耐劳的品格。

高中两年开始慢慢开窍,其中在七里农场度过的那一年,是最让我难忘的,可说是将铭记终生。当时最主要的任务还是半工半读,种烟叶、水稻、蔬菜等,文化学习也是与劳动紧密结合在一起,物理课就学开手扶拖拉机,化学课是去稻田配农药,数学课就学优先法。值得一提的是,我们这代人用9年时间就完成小学到中学的全部学业,现在则需要12年的时间,所以可能我们的文化基础课相对比较弱一些。那时的生活条件也比较艰苦,因为是寄宿在农场,饭是可以放开肚皮吃的,但菜就要从家里自带,那会儿正是长身体的时候,根本谈不上补充营养,一点干巴菜就得吃完满满一钵饭,饭是吃饱了,油水就可想而知了,但是比起我们的前辈,这已经是强得多了。

在那个物质贫乏的年代,学习及劳动生活十分清苦,但我在七里农场的那些日日夜夜,却成为我记忆中重要的精神财富。在七里农场,老师和同学学习在一起、劳动在一起、生活在一起,劳作之余的休闲娱乐活动就是打打球、唱唱歌、吹吹牛。夜深人静的时候,常和几个要好的同学聚在操场上,遥望星空,聊一天的趣事,几个大男孩,有时也谈谈人生和理想,那时最大的理想就是将来有一份固定的工作。我们聊天的范围虽广,也有不敢涉及的话题,那就是男女感情之事,思想的保守和局限,将男女同学之间的界限划得清清楚楚,谁也不敢越雷池半步。思想纪律作风问题在那时可是比天还大的问题。记得有一个夜里,我们同宿舍的十几名男生有点精力过剩了,睡不着,就躺在床上一起合唱红歌,夜里太静了,我们的声音响彻了整个大院,引来了班主任的训斥,等班主任一走,我们又唱起了《国际歌》,那一夜,我们一直唱到很晚很晚。第二天早饭前,班主任在操场上集合了全体同学,我们宿舍的同学站在前排,被班主任狠狠地批了一通,大家低着头,心里却都在偷着乐。

在七里农场的生活,简单而充实,在我的成长历程中写下了重要的一笔。正是那些日子,锻炼了我的独立自主的能力,增进了师生之间的友情,坚定了我干任何一件事都要奋发而为的信念,这些都是使我终生受益的东西。

在信丰中学,不得不提我非常尊重的一位良师,他便是全国特级教师李玉山老师,正是他引导我爱好体育锻炼从而走上了搞业余训练工作的道路,他还帮助我在1978年顺利考上了江西师范学院体育系,印象中我算是那一届考得最好的学生之一。而这一切都应归功于李玉山老师,是他影响了我今后的成长道路,我总在想,人生得遇一位良师实属大幸,那时的我便是这样一名幸运儿。

 


扫码加微信公众号
江西省信丰中学 版权所有(C) 2008-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江西省信丰县阳明路270号
Email:xflzd@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