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您现在的位置: 信丰中学>> 心理健康>> 心理分析>>正文内容

心理分析

中学生早恋的心理实质与应对策略

 

荷尔蒙下成长着我们的孩子

 

——中学生早恋的心理实质与应对策略

 

[摘要]青春期的中学生随着生理和心理的发展变化,父母兄弟姐妹的亲情已经不能完全满足他们的精神需求,异性交往不可避免的,早恋(“青春恋”)问题越演越烈,然而,由于他们的心理并不完全成熟,学生会容易出现极端的行为,而当极端行为具有弥漫性时,后果往往不堪设想,因此,加强青春期教育刻不容缓。本文就如何从心理层面对待早恋问题提出几点建议:(1)学校德育工作要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2)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坚持开好青春期教育的心理辅导活动课和班会课,多渠道实施防范性的教育和引导;(3)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妥善地对陷入青春期的孩子进行疏导。

 [关键词]中学生;早恋;心理教育

201041日的广州日报刊登了一篇名为《学生自杀早恋增多 专家提醒警惕极端行为》的文章,上面写道:在昨日召开的省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研讨会上,专家表示:学生自杀早恋越来越多。

16岁学生失恋后开车撞死无辜行人”、“女生拍性爱视频”、“小学生给实习老师写情信”……这些让人瞠目结舌的极端行为,就发生在现在一些学生当中。昨日,在广东省社会转型期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研讨会上,专家提及的这些真实发生的案例令人不禁担忧。

“学生自杀死亡的数字,还在增加。”广东省教育厅思政处副处长刘秋明表示,学生自杀、早恋、暴力等极端行为在目前有上升的趋势。

现象1  中学生失恋竟开卡车连撞十余人

刚刚跟女朋友吵完架的16岁男生阿彪(化名),陡然有一种被世界抛弃的感觉。他想不通,为什么自己对她那么好,而她却能对自己如此的残忍。就在怒火中烧的一瞬间,阿彪觉得,整个世界都在背叛他。

阿彪的父亲是重型卡车司机,他突然决定,要用一种极端的方式来发泄。他趁父亲不在意的瞬间,跳上了父亲的卡车,踏着油门便往大路上冲。

重型卡车仿佛一头失控的怪兽,撞向路上无辜的行人。在阿彪最终被制止之前,十几个无辜的路人葬身在大卡车的车轮之下。”

现象2  “我今年14岁,谈过N+1次恋爱”

究竟有多少中学生在恋爱?也许这组恋爱年龄和恋爱次数的数据看了会让你触目惊心。

“我今年13 岁,谈过6次恋爱;我今年14岁,谈过N+1次恋爱,因为具体多少次记不清了;我今年15岁,谈过10多次恋爱;我今年16 岁,好像谈过30多次吧……”

在一个调查网站上,接受调查的1220名(截至昨日18时)中学生中,年龄大都在13-17岁,恋爱次数从0到“N+1”次不等,有八成以上的学生表示自己曾谈过恋爱或者正在谈恋爱,其中包括暗恋、单恋等。高三学生虹虹(化名)认为,中学生之所以谈恋爱,除了对异性感觉新奇外,主要是由于学习压力太大,缺乏心理关爱,而寻找心理的慰藉。”…

当我们看到这些现象时,不得不为那些正在经历青春期的中学生们感到担忧,中学生早恋现象越来越受到学校和家庭的关注。那么,什么是“早恋”呢?

1  早恋的涵义

关于早恋,至今还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现代汉语大词典》认为“早恋”即为过早的恋爱。所谓“过早”是从年龄的角度上来说的,主要是针对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而言。一般把早恋认为是处于青春期或青春期以前的青少年过早地对异性产生爱慕的感情并以恋爱的方式进行交往的现象。不过,现在我们一般称其为“青春恋”,因为“早恋”这个词所带有的价值评判的意味太浓,常会引起青少年的逆反心理。

2  早恋的心理实质

异性交往是青春期不可避免的现象。中学阶段学生身心最大的特点是生理上的蓬勃发展和心理上的急剧变化。随着生理的发育和成熟,中学生的性心理已由“异性疏远期”发展到“异性接近期”,并逐渐向“两性恋爱期”发展。男女同学之间不再象青春初期(小学阶段、初中低年级阶段)界限分明,相互躲避,大多表现出一种接近异性的心理。他们开始精心修饰自己,重视自己的形象。许多学生在精美笔记本、文具盒贴满青春偶象的照片。他们常用一种欣赏的心情和友好的态度来对待异性的言谈和行为;自己也总想以各种方式引起异性的注意。一些容貌俊美、举止优雅,或在文体、学业等方面有特长的同学更为引起异性的注意。这种男女生之间彼此愿意接近,互相吸引的心理,是青春期性心理发展中必然要经历的阶段。就像歌德所说:“哪个青年男子不善钟情,哪个妙龄少女不善怀春,这是人性中至真至纯”。所以,青春期男女同学之间的两性间的自然吸引为基础而产生的爱慕之情是天经地义,自然而美好的。

但是,中学生生理、心理尚未完全发育成熟,特别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处于形成阶段,思想还不够成熟。因而,一些学生不能很好地调节控制自己的心理需要,缺乏健康的异性交往心理,把异性吸引误认为爱情,过早地把那种爱慕之心发展为恋爱,产生“早恋”。他们往往因一句动听的话、一封友好的信、一个爱慕的眼神、一次美好的交往而动情,开始谈情说爱;或者在情感的冲动下,主动以写信、传条子、约会等方式向异性表示“爱情”。中学生“早恋”实质上并不是真正的恋爱,真正的恋爱是建立在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基础上的。爱情是一种深沉的感情,它涉及思想、品德、体魄、阅历、学识、兴趣、爱好、性格、习惯等诸多方面。这一切对于中学生来说还没有定型,尚未完全成熟,所以中学生“早恋”,是他们在人生乐曲中过早地奏响的一段走调的爱情主题。因而,“早恋”心理实质上是青春期心理障碍的反映,是不健康心理的表现。

3  早恋的应对措施

专家表示,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预防胜于治疗”。对于早恋问题也是如此,应该把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妥善应对,既要理解又不能放任,平心以待,适时引导。

3.1 德育部门应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

学校应注意培养良好的校风、班风,多渠道实施防范性的教育和引导。只有在这样一种良好的大环境中,心理辅导才能对某些比较特殊的个案做更为有效的专业性处理,为我们青少年异性交往的环境条件。笔者认为正常的方法是化暗为明,以疏导代替压抑,让青少年有公开交往的机会。例如,除非不得已的理由,各种校内外的交谊活动,应不限男女的成分,如果可能,尽量安排男女人数相等,以符合自然法则。在这些活动中,学生们的心理得到放松,个性得到张扬,自我得到充分展现。通过跟青春期异性的接触,男女的好奇心得到满足,认识得以升华,心灵得到净化。男女正常交往的机会多了,有助于常态男女友谊的建立,也有益于其未来婚姻生活的准备。

3.2 学校应重视心理健康课程,落实心理咨询工作

虽然目前大多数学校都已开设心理健康课,但这些课大多由非心理专业老师兼任。据了解,担任这些课教学的老师大多是临时受命,很多人不知道该怎样讲课,怎样对前来咨询的学生进行辅导,加上学校对这些课不够重视,所以不少教师没有心思钻研课程,只是照本宣科,敷衍了事。要改变这种状况,一方面学校领导要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高心理老师的地位,加强心理健康课教师培训,使他们掌握专业的心理健康知识和技能;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学校教学资源开展学生心理咨询工作,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利用校园网络,建立心理咨询网站和求救电话,条件差一点的学校可以利用校园广播,校办刊物,宣传栏,校园信箱等形式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

3.3 心理教师应发挥主导作用

作为主导作用的心理老师,应充分发挥所长,关爱学生,帮助学生,经常性地进行团体心理咨询,心理讲座等活动,尤其是面对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更要有耐心和爱心。通过专题讲座,小组合作探究,全班交流讨论等形式,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青春期异性交往观,避免陷入早恋。让学生深入认识青春期异性交往现象,恰当发挥青春期异性交往的正面效应。同时,要帮助学生学会正常地与异性交往,正确把握青春期异性交往的尺度,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青春期异性交往观。

3.4 学生家长应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而作为家长,要要理解孩子,接纳孩子,做孩子的朋友。青春期孩子的最大愿望就是渴望尊重、渴望独立,希望别人把他们当成大人,平等相待。这就要求家长要转变角色和教育观念,改变居高临下、命令式的单向教育为平等、探讨式的双向教育。从单纯关心孩子的生活起居转变到指导孩子的发展和成长,努力成为孩子的良师益友。

当发现孩子陷入早恋或有预兆时,切忌态度粗暴,方法简单。罗密欧与朱丽叶相爱,由于双方家族世仇,他们的爱情遭到了极力阻挠。但来自家族的压迫并没有使他们分手,反而使他们爱得更深,直到殉情。所谓“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就是指当出现干扰双方恋爱关系的外在力量时,恋爱双方的情感反而会加强,恋爱关系也因此更加牢固。有些家长发现孩子早恋现象时,马上想尽一切办法吧他们拆散,这样处理,不但不能达到目的,反而可能使他们的关系更加牢固。因此,建议家长在处理此类问题时,一定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切忌态度粗暴,方法简单。据调查,90%以上的青少年有了苦恼后不是向父母和老师诉说,而是找朋友倾诉。那些顺利、平稳度过青春期的孩子,大多具有良好的家庭气氛与和谐的母子关系。

3.5 早恋出现后应平静以待,适时引导

如果学生之间出现了早恋,家长和老师更应积极地引导,而不是一味地打压。在面对学生们的这些问题时,首先应注意“冷处理”,不能头脑发热,更不能到处张扬或采取强硬措施。因为这些孩子的感情是纤细而脆弱的,也应该承认他们是真挚的,只是不合时宜,缺乏正确的价值判断;其次要尊重学生,让他们有选择的权利。不要给早恋的学生扣上“思想复杂”和“不思进取”的帽子,不要代替学生作出“谈”或“不谈”的选择。早恋,主要还是认识问题,要通过适当的疏导和帮助,尽可能帮助他们自己作出正确的决定。

对于中学生的这种敏感话题,如果能够以公开的形式来讨论,去除了感情的一层神秘面纱,正确地引导学生,探讨这个话题,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认识,起到疏导和教育的作用,帮助学生顺利地走过青春期,收获成长!

 

 

 

参考文献:

[1]吴增强,蒋薇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5

[2]杨治良,叶斌.心理(高中学生用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6

[3]刘翔平.中学生心理素质训练教程[M].沈阳:辽宁少年儿童出版社,1998.9

[4]沃建中.中学生心理导向(高中第三册)[M].第二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9

[5]毛振明,王长权.学校心理拓展训练[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2

[6]郑日昌.中学生心理诊断[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11

[7]张弛.创新思维[M].北京:海潮出版社,2002.10

[8]农,刘鹏志,周波.高中生心理辅导案例解析[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8

[9]马志国.心理成长导航[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9.7

[10]刘儒德等.教育中的心理效应[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4

[11] 樊富珉.团体心理咨询[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5

[12]邢邦志.心理素质的养成与训练[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9

[13]朱燕.如何与朋友相处[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824):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