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您现在的位置: 信丰中学>> 心理健康>> 心理分析>>正文内容

心理分析

中学生人格障碍初探

心理学认为,人格通常理解为个人的社会倾向性,即人的气质、性格、兴趣、爱好的综合表现,有时单指一个人的品德。人格障碍,从心理学和病理角度分析,实际上是介于精神疾病与正常人格之间的一种行为特征,也就是人格的畸形变态。
    中学生正处在青春发育期和人格形成期,由于教育引导不力以及社会不良环境的影响,在人格的逐步形成中往往会向不健康的方向发展,以致形成这样那样的人格障碍,归纳起来,主要有下列8种类型:
    一、依赖型
    有的同学由于家长娇生惯养,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 的不良习惯,久而久之,生活难以独立,缺乏自信心,凡事需要家长、教师、同学的帮助;遇事优柔寡断,总是依赖别人作出决策,从不敢越雷池一步。在生活中,自己不能独立自主;在学习中,不相信自己能够取得好成绩,甚至做作业时,也要将答案与别的同学对一下才放心。这些同学不能独立自主,没有开拓精神。
    在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经济竞争中,他们将很难适应新的形势,甚至被淘汰。
    二、虚荣型
    有的同学生活在条件优越的家庭,有的生活在条件很差的家庭。
    家庭生活好的同学养尊处优,自高自大,总想高人一等,常常自吹自擂;家庭条件差的同学有逆反心理,条件越差,他们越不甘心,嫉妒心、虚荣心都很强,特别爱面子。这些同学言行不一,办事不可靠,甚至很难办成一件事,发展下去,对成才很不利。
    三、好斗型
    这些同学生性好斗,争强好胜。他们的自尊心强,但不是表现在积极向上方面,而是体现在力量的较量上。不管什么事情,他们都要过问,有时候不问青红皂白,挥拳就打。这些同学在班里坐不住,学习不用心,哪里有纠纷就往哪里钻。照这样下去,是很危险的。
    四、固执型
    这些同学极度过敏,思想行为固执死板,常常把自己的错误和不慎产生的后果归咎于别人,总认为别人存心不良。如果有同学窃窃私语,他们就疑神疑鬼,认为他们是说自己的坏话。如果有同学去找教师说什么事,他们就怀疑是找教师告他们的状。这些同学和他人相处总是疑虑重重,提心吊胆,很难搞好人际关系。
    五、阳奉阴违型
    有的同学表面上对教师、家长、班干部唯唯诺诺,点头称是,背地里却又故意拆台,暗中阻挠。他们表面上老老实实,背后却搞小动作,常常成为开展各种活动的阻力。
    六、孤僻型
    这部分同学行为怪僻,喜欢独往独来,不爱交际,不关心集体。
    他们对别人的批评或表扬都无动于衷,思想感情从不轻易显露,和同学缺少沟通,别人无法了解、把握他们的内心世界。他们离群独处的时候,内心是空虚又痛苦的。
    七、强迫型
    这种类型的同学总希望别人根据他们的思维方式和习惯行事,自制力和自我约束意识极强,表现得很死板,缺乏灵活性。遇事谨小慎微,顾虑重重,个人得失第一。他们缺乏开拓创新精神,很难有所作为。
    八、反社会型
    这部分同学虽人数很少,但危害最大。他们思想偏激,牢骚满腹,行为放任,经常做出不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事情来。他们经常顶撞教师、班干部,随意损坏公物,在公共场所大喊大叫,寻畔闹事。对同学、教师无情无义,对社会、学校、班级没有责任感,行为放荡不羁。发展下去,后果不堪设想。
    中学生的人格障碍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经过较长时间形成的。这些同学由于有人格障碍,不仅妨碍他们的学习、生活,影响他们健康成长,而且影响集体的团结安宁。对具有人格障碍的中学生应根据不同类型、不同对象,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加强教育。有人格障碍的同学,更应严于律己,有意识地克服自身的弱点,使自己的人格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班主任对独生子女人格发展影响较大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新近完成的一项调查显示:班主任对独生子女有较大影响。
    统计表明,33.3%的独生子女经常能从班主任那里得到鼓励。研究结果表明,班主任对独生子女鼓励越多,独生子女的成就需要越强烈,而谦卑需要越不强烈,从而逐渐形成积极的人格特征。反之,班主任对独生子女鼓励越少,独生子女的自卑需要越强烈,成就需要就越低,从而逐渐形成消极的人格特征。